許多人一想到牙周手術,就會聯想到翻瓣、縫線、流血與術後腫脹等不適,因而對治療產生恐懼,選擇拖延,導致牙齒與牙周狀況持續惡化。
隨著牙科醫療技術的進步,牙周手術不再只有傳統的開刀方式,患者可以選擇「傳統手術」與「微創治療」:
傳統牙周手術:透過翻瓣(開刀)方式進行,可有效清除深層病灶,但伴隨術後腫脹、疼痛及較長的恢復期。
微創牙周治療:無需翻瓣開刀,以更溫和的方式進行,能大幅減少出血與不適,同時達到治療效果,由於傷口小,術後恢復也更迅速。
對於多數患者而言,微創治療不僅降低了手術的侵入性,更提升了整體治療體驗與接受度,是現代牙周病治療的新選擇唷。
想知道這兩種治療方式的差別,以及哪些人適合微創手術嗎?讓牙周專科楊倚弦醫師來為您說明:
手術切口與操作方式
- 傳統牙周手術:
通常需要較大的切口,將牙齦翻起(翻瓣手術)以清理深層牙結石及受損組織,手術範圍廣,但創傷相對較大。
- 牙周微創手術:
楊倚弦醫師利用獨特牙周刮除手法,主打不切肉、不動刀的方式移除感染的牙根,並搭配水雷射有效清除傷口上的細菌,達到止痛、滅菌且促進組織再生的效果。

術後腫脹與疼痛
- 傳統手術:切口較大,術後腫脹與疼痛感可能較明顯,恢復期相對較長。
- 微創手術:傷口極小,對牙齦與周圍組織的破壞少,術後腫脹與不適感通常較輕,恢復速度也較快。
術後護理與恢復
- 傳統手術:傳統牙周手術需要翻開牙齦,術後腫脹和疼痛感較明顯,恢復時間也會比較久。
- 微創手術:由於傷口小,幾乎無腫痛感,患者對於日常口腔清潔與生活影響較低,恢復期僅需1~3天。
適用對象
- 傳統手術:對嚴重牙周病患者,或牙齦受損範圍較大者仍是可靠選擇。
- 微創手術:適合中重度牙周病且怕痛、希望術後腫脹與不適感較輕的患者。
醫師小提醒
即使每天刷牙、使用牙線,牙周病仍有可能悄悄發生。平時定期檢查口腔健康,可以及早發現牙齦發炎、牙周袋加深等問題,避免牙齒鬆動或牙周組織進一步受損!
若您對牙周手術有任何疑問,歡迎來忠孝三井牙醫診所,由專業且親切的楊倚弦醫師為您評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