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牙周病只能拔掉?
牙周病其實是牙齒周圍的支持組織發炎造成的問題,像牙齦紅腫、出血、甚至牙槽骨流失,嚴重還可能導致牙齒掉落。根據衛福部的調查,台灣有 8 成的成年人都有牙周病,其中一半是中重度患者...如果是輕微的牙周病,健保的治療方式就足夠,但如果牙周病已經很嚴重,第一階段清創後,就需要進一步手術評估。
這裡要先明確定義一下什麼是嚴重牙周病?因為裡面還是有程度區別的,這就關係到“開刀成功率”,如果骨頭缺損不太深,也沒侵犯太多根尖或牙根分岔處,牙齒也沒太大動搖,這種情況病人就可以根據自身原因選擇傳統手術開刀或微創治療。
對一般嚴重的病人來講,選擇微創可能是因為"不想開刀";但另一種情況是:病人的骨頭缺損侵犯到牙根尖、侵犯到牙根分岔位置很深或牙齒已經有嚴重的水平或垂直動搖的情況下,這時手術失敗率就可能很高。很多醫師會叫病人直接拔掉,往植牙的方向走...
所以,對這些非常嚴重到被建議拔牙的病人來講,微創可能是「不拔牙」的唯一選擇,微創可以在降低手術風險的同時,會盡可能地保留更多健康牙齒...才會說「牙周微創治療」是植牙的另一種選擇!
先說明一下,什麼是牙周微創治療?
傳統的牙周治療分為兩階段:
第一階段:非手術性治療(如洗牙與深層刮除)
第二階段:手術性治療(如翻瓣清創)
但第一階段治療無法深入牙周袋底部或骨缺損處,嚴重患者通常需進入手術階段。
牙周手術的類型主要有三種:牙周再生手術、傳統翻瓣手術及牙周微創治療。 牙周再生手術的目的是修復已經受損的牙槽骨和牙周組織。透過手術清創後放入再生材料,幫助牙槽骨再生或促進受損的牙周組織修復。而翻瓣手術是控制牙周病惡化的重要步驟,能大幅改善牙周健康狀況。手術過程中,我們 會輕輕翻開牙齦(像掀開一個小“窗簾”),以便能清楚看到並清理深層牙周袋內的細菌、牙結石和發炎的組織。清理完成後,再將牙齦恢復原位並縫合,讓牙齦重新緊貼牙齒。
問題是——很多人聽到要「手術」,就會因害怕疼痛與恢復期而延誤治療,導致最後只能拔牙補骨、植牙重建。
因此,「微創牙周治療」誕生了,它結合放大設備、雷射與專用器械,以非手術的方式完成傳統手術才能達到的效果,使用更小的切口和精密的器械,傷害更小、恢復更快,對患者來說舒適度更高,成為患者保留自然牙的另一道防線。
牙周微創治療的優勢
傳統翻瓣手術雖然能清除病灶,但大範圍翻開牙肉會延長癒合時間、增加風險;微創則可「幾乎不動牙肉」完成深層清創,提升癒合速度,降低牙齦萎縮及失敗機率。例如,在寒冷環境中清潔皮膚,如果能「不脫衣服就洗乾淨」,是不是更安全?這就是微創牙周的概念。因為你動作越慢、脱越多衣服,就越可能皮膚凍傷。
楊倚弦醫師的牙周微創治療,不切開牙齦、不翻肉,對手術的技術要求、使用的器械和耗材有很大的關係。對除了醫師的訓練和經驗要求比較高,微創牙周手術需要用到更精密的器械,像顯微鏡、專用器械等,醫師操作起來也更耗時,像楊醫師常用的設備與器械包含:
- 牙周探針:刻度清晰、有角度,搭配放大鏡檢查,提升精準度。
牙周刮刀:每次使用前我會精細研磨刮刀,確保刀面一致且鋒利。這就像 廚師打磨菜刀一樣,刃口穩定才能確保每次操作的手感。
音波手機:音波手機細長的頭部能快速去除頑固結石,效率高、舒適度好。
YSGG 水雷射:它是雷射中的「精準大師」,用來微小切割牙縫,讓器械 能更輕鬆進入清潔牙根。
高倍數放大鏡:放大視野5倍以上,精準掌握細節。就像組裝微小樂高一樣,精準到幾乎無縫。
這些器械的搭配,讓微創治療能達到更高的精準度和效果。反映的是更精準的技術、更少的創傷與更快的恢復,患者當天就能正常說話、進食、運動。
誰適合做微創治療?
- 輕中度患者:若骨頭缺損不深、牙齒穩定,可自由選擇傳統或微創。
- 重度患者:若骨缺損深、已侵犯牙根分岔處、牙齒動搖嚴重,許多醫師會建議拔牙。但微創治療在這時可能是「不拔牙」的最後選項,讓病人有機會保留自然牙。
- 無法手術者:手術風險高者(如高齡、有慢性病)、害怕疼痛、手術風險、恢復期長者,微創為舒適替代方案。
微創治療難在哪?醫師技術才是關鍵!
楊倚弦醫師指出:微創最難的地方,在於「手感判斷與經驗累積」。
傳統手術看得見,但微創治療過程看不見病灶、只能靠手的感覺操作。
要在不翻開牙肉的狀態下,達到同樣的清潔深度,需要高度臨床熟練度與診斷能力。
因此,微創並非「設備升級」這麼簡單,而是一項對醫師技巧極高的挑戰。
術後照護與回診:成功的關鍵
無論選擇微創或手術,治療牙周病的核心都是「深層清創 + 持續追蹤」。
術後當天即可進食,但仍需注意清潔,避免感染
必須定期回診追蹤癒合與牙齦狀態
醫師會觀察牙肉貼合度、牙齒清潔狀況,必要時進行微調
尤其抽菸者、假牙較多或清潔不佳者,需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微創治療。
微創治療後牙周病會不會好?
「牙周病會不會好?」這是患者最常問的問題。
很多嚴重牙周病患者不想拔牙,所以醫師只能反覆幫他開刀清創「硬撐著」,但要先給大家一個觀念,就是我們對牙周手術的期待不應該只有傷口清乾淨而已,還要包含“傷口快速癒合”,因為傷口越大,牙肉需要癒合的時間就越久,變因就越多,可能造成開刀無效或牙齦萎縮。 而微創治療的優勢在於幾乎沒傷到牙肉,所以傷口可以快速地癒合!盡量不傷到牙肉,維持完整性,一直都是重要的課題,但很常被一些手術醫師忽略。所以,微創治療不只是清創方式的改進,更是從技術到恢復管理的全面升級,成功率也就相對比較高了。
但楊倚弦醫師強調,每個人復原力不同,與牙齒排列、假牙狀況、年齡、清潔習慣等因素都有關。建議患者在進行治療前,一定要先進行牙周諮詢,楊醫師會根據臨床經驗評估是否值得一試,並誠實告知難度及風險,避免浪費患者時間和金錢。
嚴格但用心:為什麼要求高?
楊倚弦醫師對患者配合度非常重視,尤其抽菸者,因牙周手術、植牙失敗風險極高,不建議接受微創治療。術後的回診觀察更是關鍵,從牙肉貼合度到刷牙技巧,細節決定成敗。
如果你曾因為害怕手術而放棄牙周治療,或被建議拔牙但仍想保留自然牙,或只是希望找一種恢復更快的治療方式,微創牙周治療可能就是你正在尋找的答案。
歡迎來電0800-688-986,由專業醫師團隊為您評估,為您規劃合適的診療方案。

牙周微創治療專家
楊倚弦
專長:
- 牙根覆蓋術
- 非手術牙周微創治療
- 引導骨再生術
- 人工植牙
- 植牙失敗救援
經歷:
- 台大牙科部兼任主治醫師
- 台大醫院牙周病暨植牙專科訓練
- 台大臨床牙醫學研究所
- 國立台灣大學牙醫學系畢業
成功見證分享
個案故事:
因為不想接受傳統牙周翻瓣手術,不想切開牙齦、清創後縫合,也不想影響生活,讓君宜遲遲無法下定決心治療。
後來,在因緣際會下找到了楊倚弦醫師進行評估,楊醫師建議君宜進行「牙周微創治療」。這項技術與傳統手術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傷口極小、操作精細」,且在高階顯微鏡及精細設備的輔助下,醫師能準確地進行微創治療,不需大範圍翻瓣,降低術後疼痛、腫脹與感染風險,同時保留更多健康齒槽骨與牙齦結構。 對於像君宜這樣害怕手術、對恢復期有顧慮的患者來說,提供了一種更溫和、接受度更高的選擇。
治療後,陳小姐的牙齒逐漸恢復健康,骨頭也有長回來,飲食也很正常。更重要的是,她重新建立起對牙科治療的信任,配合醫師後續的追蹤與保養計畫,有好好地維護口腔健康。 這次的見證故事,不僅展現了專科醫師在診斷與治療上的專業判斷,也讓更多人了解,牙周病的處理並不是只有傳統手術,透過更進階的微創治療,可以提升治療舒適度與效果。
三井牙科體系期望透過這樣的協作與技術整合,提供患者更全面、細緻的照護選擇。